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什么越来越失去趣味性、童话感、仪式感和艺术感等文化气息?
快节奏的生活旋律中,绝大多数人的身心都已疲惫不堪,谁还有心思去注重那些传统节日的所谓趣味性、童话感、艺术性等等细节?
以划拳(就是猜拳)这一***形式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寨子里很多人家在盖顶的那一天,我们这些去帮忙盖顶(结顶)的年轻人,在盖顶结束后,都要吆五喝六的划拳划到天黑时,才尽兴而归。进入本世纪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际之间金钱为上的气氛日益浓厚,曾经在寨子里喧闹的划拳,渐渐的消失了。划拳是如此,其他的民俗也是如此。
在我小的时候,只要是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我必定和伙伴们一起出门到寨子后山的那一块我们叫它长地的草地里去,快乐的用山上的木柴搭好自己的柴棚子,然后快乐的在里面吃父母给我们做好的饭菜——有腌腊肉、腌香肠(我们贵州叫它浪肠)、鸡肉(那可是真正的原生态无污染鸡肉)、用一种叫染饭叶染好的颜色被染黑的熟糯米饭、用染料(叫品红)染红了蛋壳的熟鸡蛋或熟鸭蛋、还有用各种颜色染得五颜六色的竹篾编的叫饭箩的小篮子——它的里面就装着煮熟了的红外壳的蛋。在四月八这一天,在外面吃饭玩耍的孩子,按要求是要吃上八顿才回家的。(事实上并不都是非吃足八顿不可,五、六顿就行了。)四月八也是牛的解放日,在这一天,牛是不用下田的。
然而,在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的孩子们在过四月八时,虽然孩子他娘也为娃儿们专门准备了丰盛的四月八野餐,但他们早就没有了我小时候的那种热情了。他们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去山坡上玩了一会儿,就回到家中,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了。牛呢,也被犁田机(微耕机)代替了。四月八是如此,其他的节日也是如此。快节奏的生活,除了为我们带来了丰裕的物质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之外,还冲淡了很多节日的气氛。这一切,谁都说不出一个好坏来。
(图片一是微信朋友发来的我的家乡的民俗图片,图片二和三是我用手机拍摄的家乡图片。)
一是节日的物化庸俗。让节日只成为休***放松,成为改善生活吃么,成为商家推销甩卖商品的窗口,实用物化商业化让节日少了仪式感。二是节日的文化创新发掘普及不够。手机互联网让一切成为程序程式,人们确乏对节日文化的欣赏。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减少,人们之间冷漠,让节日文化气息淡薄。同时对节日文化程式方式发掘不够,人们在信息时代对传统失去了遵循和新鲜感。三是节日意识感不强,根本在于文化情怀不够。必须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节日文化***主导作用,多组织文化迎接庆祝活动,让节日气氛入心入脑起到静心化灵的作用,则节日仪式感,神圣感,童话感自然提升。
信息***多元化吧,以前过节日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现在,面对面人手一部手机,再加上越往后的年轻人没有太多对节日的情怀,就像正常过的每一天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自然就越来越觉得传统节日没有什么趣味
因为以前的生活清贫。
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好吃的。
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
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有好吃的零食。
所以对节日充满好奇和期待。
人们都渴望着过节,所以气氛也热闹了起来。
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没有了以前那种期待和热情。所以这些节日都变得平淡无奇。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有哪些保留至今的传统习俗?
看!过年我们这走亲访友的风俗!
过年谁给谁拜年,谁给谁送灯,都送些啥礼?啥时间送,都有一定的讲究。下面我就说说这些讲究。
初一之后,过年的主要活动就是待客和送礼(即拜年走亲戚)。
一,谁给谁送拜年礼?晚辈给长輩,年小的给年长的。如出嫁女给娘家父母,外甥给舅舅,侄子给姑姑,弟弟给哥哥,妹妹给姐姐等等。
二,送啥拜年礼?总之,出嫁女给娘家父母礼是最重的。在古传历史上,礼是二十个大包子和点心一封,只是这一古传现已消失。现今行礼很讲实惠,三到四样礼,其中多有大米一袋,菜油一桶(各种十斤),外加酒一瓶,或点心一封或奶一箱等。其他的送礼较之轻些,多为两件,如点心及其他糕点一份等。
过年走亲访友,过去我们本地是很讲究的,主要是时间与辈份掛勾的。初一要先拜舅舅家的年,因为地方有句老话天上雷公大,地上舅舅大,所以要先拜舅舅的年。初二拜丈人丈母的年。其余长辈按年龄大小依次去拜。但在初六长辈们要拜完。其次平辈人与朋友可以相互走访,在这期间女人不走亲访友,在家要招待客人,一直到元宵节妇女有归娘家的习俗。
拜访时机恰当,我们如果想要利用过年的时间走亲访友,也不要选择一些不合适的时机,比如太早或者太晚,都会影响别人休息。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提前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尽量安排在节***日或者晚饭后,这时大家一般在家休息,不会有太多的事情。
压岁钱不能少,我们应该出手大方一些,既然选择去走亲访友,就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朋友,压岁钱是不能少的。
务必不要***,虽然过年的时候,难免会有人在一起打打***,打打牌,不过,玩玩儿倒是可以,千万不要***。
主人主动点烟,倒茶时尽量起身双手接过,说声谢谢,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还是看各个地方习俗吧,我家这边的话,初一老人家在家看家,等人来家里拜年,年轻点的或者成家的去朋友家拜拜年,礼品一般没啥礼品,桔子是肯定要带的,而且要红色系的袋子装,不能是普通塑料袋,一般是可以反复用的布袋啥的,寓意是大吉大利。去到人家家里桔子先放那,然后拜拜年,聊聊天,临走的时候给人家家里的小孩发红包,红包金额视个人家庭经济定咯。然后拿回桔子的时候对方需要收下你的桔子然后回赠他们的桔子,一般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大堆桔子,用来回赠,回赠桔子的数量一般是双数,不是两个就是四个,也是大吉大利的意思。然后初一早上不能喝粥,要吃米饭,而且配菜是菠菜,我家这边叫飞龙菜,寓意飞龙在天。红包的话就是结了婚的要给没结婚的包红包,如果你30岁还没结婚,还是会有人给你发红包,但也不能不收,礼节在那,象征性的推一下就行了。
这些都是我家这边的习俗,从小就有的,估计有些地方跟我们的不同,还有挺多想不起来,整理的这些有点乱,基本上是有啥说啥,请见谅嘻嘻
(喜欢的点个关注吧~~日常更新生活趣事,情感去搞笑文章)
有谁知道一年有三个元节?
一年有三个元节,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挂红灯、放鞭炮,散明香、燃礼花,吃元宵、庆团圆,整整一天都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
上元节这天,在我们这里还有个禁忌,妇女不能拿剪刀,干针线活,以免上了岁数以后长“忙病”。现在被称为元宵节,过了上元节,浓浓的年味也就淡了。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祭奠先
人的日子,也叫做“鬼节”。
这一天,我们北家家户户包上水饺,带上纸钱、明香、水果、烟酒等贡品,到祖先的坟前祭奠,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亘古不变的习俗,每年的中元节,天南海北的人都要回家上放祭祖。
问题:有谁知道一年有三个元节?
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请问有什么区别?
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合称三元节。 前蜀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六:
“金画香台出露盘,黄龙雕刻绕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这三个节的特点是,日期都是十五日。
汉末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中元、下元是三位的生日。 于是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即今天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人们在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
这一夜也叫做元夕,最有名的一首诗,是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节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上元在道教中是天官大帝圣诞,中元是农历七月十五鬼节间民祀拜祖先,中元在道教中是地官大帝圣诞,下元是农历十月十五寒衣节,下元在道教中十月十五水官大帝圣诞
上元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中国农历十二月为一年,为什么不是十个月,或十五个月?就是为了这个元!一年过完十二月三十日为过年!下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新的一年里的正月!这三个元是带表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最近的时间!月亮最元!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被民间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中元,下元,饱含着纪念逝去的先人!迷信的含义。
三个元节分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三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并不是太著名。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也叫元宵节,踏雪观灯,古已有之;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主要是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主要是纪念贤人。三元节中最著名的是上元节,但也基本被元宵节取代,知道的人不多。知道中元节与下元节的人也不是太多,过的人就更少了。
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看了许多朋友的民俗介绍,深刻体验了有些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过去的跳大神,拜祖先……许多都留有原始时期祭神和巫术的痕迹。还有***,占卜,看手相……都需要有科学的解释。
原始先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取得神灵的宽恕和借助神力达到某种目的。从现代科学来看,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对思维意识的局限,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人们认为那是对的,或者至少也是可能的。
对于许多民俗,如何去粗取精,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还是需要相关人士通过调研,以及社会和民众的喜好做出适当的改变的。尤其现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影响,更应该随行就市,让人们有最好的体验。
比如一些陋俗旧习必须彻底改掉。辛亥革命以后,首先是妇女放足,妇女逐渐摆脱了缠足的恶习。当时***明令禁止缠足,认为“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可以想见,缠足迫害了多少女性。
不谈过去,就说现在,一到鬼节,人们到处烧纸。本来纪念先人,是个好的民俗习惯。表示后人不忘先辈辛辛苦苦对后代的培养,也是给后***好的示范。可是烧纸烧到大马路上,不仅妨碍交通,也容易引起事故。每年都会发生由于烧纸不注意引起的火灾。想一想,还真是应该改一改这种过节方式。
再有春节垒旺火,放鞭炮……虽然说,这是一年最重要的活动,不能轻易改变。但引起的事故,污染环境,也是要考虑的。过去人少,空地方多,鞭炮的威力也小。现在城市里人口稠密,到处都是易燃物。要是还按照过去的方式来,那真是不行的。
有句话叫移风易俗。看来现在时代在变,一切也要跟着变。否则,白白损失,浪费了许多***,到头来还是我们自己难受。
十多年前去内蒙某地游玩,入乡随俗,乡俗是草原雄鹰展翅飞,一个翅膀挂三杯。有必要强调一下酒的规格,二两半的42度白酒,更重要的规矩是每天从早上开始。
在醉生梦死的日子里,还有一位来自吉林某粮库的朋友,敞开胸膛是右肋上一尺多长手术伤疤,做过大手术,这周已经喝38杯了,一杯白酒发一车皮大豆,今天就能凑够一整列粮食发往粮库。
八六年我参加两山轮战,部队驻扎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见过堪称震惊的民俗。
一是阴历七月十五***节,这天大姑娘小媳妇盛装出行,被摸的越多祝福越多,可以驱邪避鬼。他们相信当兵的阳气足,诚邀我们参加,被我们指导员一口拒绝。
二是当地土司的儿子可以娶两个老婆,我们经常看到这小子拿着棍子漫山遍野地追打他的小老婆。
三是当地老年人深信吃活人脑子可以祛除百病,延年益寿。我们连曾经担任过刑场的警界任务,五六式步枪行刑,大揭盖。刚结束一群老头老太太便蜂拥而上……
四是新媳妇嫁到婆家,要由新郎官背着绕寨子转上一圈,边哭边唱,表达对娘家的不舍。新娘***衣服。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客家上刀山下火海的民俗令人震惊!
客家的民间艺人表演的赤脚“上刀山”、裸脚“下火海”、赤手“捞油锅”、光脚“走锥床”及“坐锥椅”等绝技来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活动。富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民俗已成为武平县民俗文化的主要品牌,在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有巨大影响。
我认为最震惊粗野的民俗文化是农村有些地方,当年“闹洞房”。当地讲究“新婚三天无老少”,新婚三天之内男女老少变着法的折腾“小两口”。如果没人闹洞房,反而显的主家人缘不好。说是三天,其实主要是新婚当天晚上,闹法也是五花八门。
称猪崽:几个壮汉把新娘捆起来,用杆称吊起新娘称重量。根据重量向新郎家人要礼金,不给就不放下新娘。
喜鹊飞:新郎新娘各有几人背后按住,強迫做各种亲昵动作,亲吻甚至下流动作。
叠人:故意把新娘推倒在炕上,然后又故意推倒几人压在新娘身上。
脱衣剝皮:脱新娘衣服,有的时候新娘只剩内衣。
还有很多闹法,甚至有人恶作剧。新婚当晚,闹到很長时间。也有的人家把新娘藏到亲友家里,新郎也躲起来。或者闹到实在不象话,長辈出来干涉,制止胡闹。“闹洞房”本来是传统文明习俗,当年有些地方,超过了文明底线,变成了令人震惊的粗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