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网

Hi, 请登录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纪念屈原怎么来的?

端午节最初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寻找打捞他的真身,为防止鱼龙吞噬屈原的身体,人们往江里投放食物,喂饱鱼龙。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怕屈原饿,给屈原投食物,为怕饭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传说,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在被贬谪到汨罗江时,因为深切思念祖国而投江自尽。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赛龙舟等活动来缅怀他的功绩和忠诚精神。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端午节都要纪念屈原,纪念的到底是什么?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全新时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纪念屈原核心就是纪念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当然忠君也是其中内容,忠君与爱国并不矛盾,忠君爱国也可理解为忠心报国或着衷心爱国。除此之外还能纪念他老人家什么呢?

他的所有作品中,象《天问》、《离骚》、《九章》、《九歌》等无不洋溢着屈原忧国忧民,体恤苍生的博大胸怀!

谢谢兰陵王子乔友之邀。

谢邀。作为故楚国人,纪念的是他的爱国情怀,纪念的是一位诗人的陨落,纪念的是一群楚人无助地向江中抛出的无奈,纪念的是狂化的楚人乘小舟。疯狂带回屈大夫的遗体。

纪念的,是一份传承。

马上到端午节了,刚好想在之前写一篇关于屈原的作品,又恰好接到了题主的邀请,谢谢题主。

二千二百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满怀悲国忧情,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波涛汹涌的汩罗江中,结束了他才华横溢,坚贞不屈的一生。从他去世后,人们一直为他感到惋惜,进行哀悼。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这不得不从他的生平谈起。

屈原约出生在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投江自尽,享年约38岁。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出生于今湖北宜昌,名平,与楚王的同姓,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屈原早年受到楚怀王的信任,曾经任职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使。在任职期间,他极力提倡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对外力主联齐抗秦,被称为“美政”。

后来屈原在奉楚怀王之命,制定“为宪令”时,奸臣上官大夫看见就想夺走屈原的草稿,居为己功,屈原不从。于是上官大夫就向楚怀王告诬陷告状:“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由此对屈原产生怨恨,而逐渐的疏远了屈原,并罢绌流放了他。屈原心中不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是就有了《离骚》,因原文太长,仅录最后一段以飨读者: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日以偷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二十四史.屈原列传》就《离骚》作了以下评述:“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地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尔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被绌后不久,秦欲伐齐,楚怀王听信奸臣张仪之言不与齐国结盟,而派使者与秦国商议割地求和,张仪由此出卖了楚国的六百里大好江山。楚怀王知情后,大怒兴师伐秦,楚大败。第二年,秦联合诸候共同大破楚国,楚怀王不听屈原苦苦相劝,受秦国“联姻”和好的诱骗而死于秦国。长子顷襄王即位。

但是当时的顷襄王似乎已经忘却了国土被秦国侵犯,父王被秦国诱骗并死在秦国的国耻父仇,反而与秦国结盟为友,又奢糜无度,“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奸臣贼子弄权当道,满朝良臣几乎失尽,城池不修,兵不守备,百姓四散逃亡,各自安命,楚国已面临亡国之灾。而这时已遭罢绌的屈原更是势单力微,虽满怀救国救民之志,却备遭谗言,虽身蒙受冤屈,但投诉无路,报国无门。他不忍心再看见祖国和同胞蒙耻蒙难,他即切齿痛恨贼子,也对执政者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于是他“知死不可让兮,愿吾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宁愿一死,也不向小人屈服,也不愿做亡国之奴。在写完了最后一首诗《怀沙》之后,于公元前278年5月5日投身汩罗江,以死抗争了这个不平的世界。

《九章·怀沙 》节选:【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