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起来很荒谬,实际上很科学的事?
你相信“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种事情吗?
历史上有很多名将,似乎勇猛的有点不可思议了。比如关羽,斩颜良的时候是“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再比如刘裕,被数千人包围,援兵过去救他的时候,就看到了“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嗯,一个人追杀数千人,这不科学啊!
还有常遇春,对面五万元兵,“遇春单骑突其阵……大呼驰入,麾下壮士从之。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
这种神奇的战绩,是不是太夸张了?对面这么多人,随便一围不就出不来了?
很多电视剧里,双方打仗要么是武将上去互砍,士兵在旁边当“啦啦队”;要么就是一大群人冲上去乱杀……其实,打仗真没这么简单。
首先,士兵越多,战场越难指挥。
古代战场的传令手段,是非常原始的。不要觉得击鼓鸣金是常态,全部士兵都听这个统一行动。真是数千人数万人的战场,声音嘈杂,靠鼓声指挥不可能。一般来说,靠的是旗帜。
不同的部队有不同的旗子,然后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这样的分好,一层一层的听从指挥就行。比如一个小兵,他需要的是看自己的小队长,队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小队长看中队长的,中队长看大队长。大家都看属于自己的上级的旗子,别瞎跑。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曾经总结过日军的战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炮兵轰,就这么简单的战术,日军就把大半个中国都占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这是事实,抗战初期,日军的战术就是如此,每天早上吃过早饭,日军就开始升起系留气球观测国军阵地,一边观察,一边炮轰,发现国军阵地已经被炸烂了,步兵就冲上去占领,如果发现国军阵地后方还有部队在增援,就呼叫飞机投弹轰炸。
整个抗战中前期,日军都是这个战术,但是几乎无往不利,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国军缺乏重武器,火力不足以压制日军,只能靠血肉之躯与日军死扛,实在扛不住了就撤退。日军就这样从七七事变开始,到淞沪会战,到徐州会战,到武汉会战,一步步进逼,直到最后把国军压缩到西南一隅,日军碰到了崇山峻岭,重武器开始无法发挥作用了,进攻才开始顿挫。无论野战阵地战,还是攻城战,日军基本上都是这一套。国军都清楚,但是却无计可施,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就是没办法。
远征军撤退到缅甸进行整编训练之后,接收了大量美援武器,情况终于有了很大变化,武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各种重武器齐备,美国又夺取了制空权,压制住了日军空军,所以到缅北反攻的时候,日军和国军的情况就反转过来了,变成了国军白天炮兵轰、飞机炸、坦克冲,步兵只需要跟着坦克冲上去占领阵地就可以了。日***力完全被压制住了,也无计可施,只能和抗战中前期的国军一样,在夜间逆袭,但往往冲上去又被过去赶下去了。
比如在八莫之战中,就是这种情况。当时驻印军五个师本来已经被改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军,但因为豫湘桂战役一溃千里,日军接连占领湖南长沙、衡阳和广西的桂林,进逼到达贵州都匀,重庆一片惊慌,于是下令将新六军空运回国,准备参战。先到云南沾益,但因为日军退回广西,新六军并未参战,之后1945年日军发动湘西会战,新六军又被空运到湖南芷江,准备参战,但因为七十四军等部队顶住了日军进攻,所以新六军还是没有参战。
这时候留在缅北孟拱、密支那一带的驻印军只剩下了新一军的新编三十八师和新编三十师,以及新六军的五十师。在反攻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作战中,新一军向南进攻八莫,五十师和英军则由孟拱沿铁路向曼德勒南进。而在新一军进攻八莫的作战中,新一军就***取了日军原来惯用的战法,每天早上由空军先进行轰炸,然后是炮兵射击破坏,再由坦克带着步兵冲锋,进占日军阵地。反正这时候日军后方通道已经被切断,驻印军也不着急,就每天前进一点点,和日军拼消耗。
新编三十八师在进攻的时候,总指挥部指数部队战车第一营、105榴弹炮和155榴弹炮三个营,以及由化学兵团改编的150重迫击炮营,这样,光是驻印军总指挥部配属给新编三十八师的炮兵营就达到四个,还有一个战车营,又有美国空军协同进攻,驻守八莫的日军一个骑兵联队在城里城外的阵地都被打得稀烂,白天不敢抬头,只能晚上组织逆袭。战斗持续了一个月,新编三十八师才攻入八莫市中心。
面对天灾应该如何应对,多数人会选择开仓济民这个方法,但是中国古代有个人没有这样选择,而且他的方法被认为非常科学,至今还被人***用。
春秋时期,齐国遇到天灾,齐桓公问计于管仲,想他出一个如何赈灾的办法,管仲回答道:大王,你开始修宫殿吧。
听到管仲这句话,如果不是齐桓公对他有很深的了解,估计脾气好点会把他赶出大殿,脾气差点就直接开刀问斩了。
于是齐桓公有点气愤的说:这几年,国家天灾不断,百姓都快饿死了,寡人我天天想的是如何去派人,那里还敢征派徭役,大兴土木?我如果这样做,估计不用几天就会被国人赶下台。你就不要给我开玩笑了,快点给我出主意。
管仲说道:大王,我真不是给你开玩笑。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单靠国家的救济很难做到,再说国家也没有这多的钱。另外如果就是赈灾,一些王八蛋官员肯定要克扣***,能到灾民手中的还能有多少粮?到时候灾民们还是吃不饱。
现在你大兴土木,一部分灾民们来做工匠,可以能保住温饱;建宫殿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商人们要雇人去开***,也需要人,这样这一部人也有了饭吃;材料开***出来了,还需要人运输,如此又有一部分人可以吃饱饭了。你说我这个方法可行否?
管仲说的这个方法当时看起来非常荒谬,但是执行起来效果非常好。后来很多朝代都***用这个方法解决天灾年代饥民问题,当然说法也比较正规了,叫以工代赈。
后来这个方法运用的更为广泛,不单单是灾荒年代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用;不单是中国用,欧美国家也用。比如上世纪席卷全世界的大萧条年代,罗斯福的新政就是变相的以工代赈。
他的新政主要方法就是大规模搞基建,把美国代入到“狂浪的大基建时代”, 结果美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其实这就是管仲当年的天灾时期修建宫廷想法的变种。
几人一起喝酒,聊起来钱快的生意。准备***他人捞一票大的。其中一个胆小没参与,事后那几人案发被逮捕归案,没参与实施的那个也被抓了,他都亏死了。
大概十年前,几个男人凑一块喝酒,谈起有没有来钱快的生意,干票大的好过年。其中一个说,来钱快的都在刑法里写着。富贵险中求,他们几个没学历技术,只能投机取巧,不想干活,嫌不赚钱。
说着就提到了***,其中一个说XX家有钱,把他儿子绑了,也能要个二三百万。五人平分也得四五十万。几人一拍即合,开始讨论******,撤退路线等。
五人中有个胆小的小雷,他说自己还没结婚,怕出事就不参与了。今天就当他喝醉了,什么都没听见。几人骂他胆小,畏畏缩缩成不了大事。小雷就提前走了,他知道规矩,谁也没说都是掉脑袋的事。
没几天他就外出打工了,那四人开始踩点,准备妥当后实施方案。运气真好,他们把人***后,成功勒索到了三百万现金。四人开心极了,没想到这么顺利,首战告捷。
几人很小心,老实了一段时间。想等风头过去,再干一票。没想到受害者报警后,警察抽丝剥茧抓住了他们四个,从犯罪到抓获才两个月,赃款没花完就被抓了。
审讯时他们交代了犯罪事实,不知怎么把小雷也咬了出来,不知是无心还是故意的。就这样小雷也被抓了进去,当时他都愣了,自己又没参与实施***,也没分钱,抓他干啥,他是冤枉的。
他都亏死了,自己又没参与***,抓他干啥。警察问他: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晚上,你在干啥?小雷说:没干啥,就几人一起喝酒。
警察又问:那你们谈的啥?那四个已经交代清楚了,你想好了再回答。
小雷说:我喝醉了,他们说的啥我不清楚,真的和我无关。他们说他们的,我没听见,我先走了。
1、感冒的时候,每次去医院,都要先抽血,不就是普通感冒吗?到底有没有必要抽血?
2、二战时,一架满是弹孔的飞机飞了回来,飞行员建议把弹孔多的地方加厚,而一个教授却说,应该把没有弹孔的位置加厚,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看第2个。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正激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德接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英国空军某高级将领。他说,英国空军在德军的攻击下,飞机折损率居高不下,希望教授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沃德教授向他索要了飞机的设计资料,并重点关注了在德军攻击之下顺利返航的飞机。
经过了仔细的研究,教授发现所有返航的飞机,机身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弹孔,而且这些飞机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前部机身及机翼附件的弹孔最为密集,而驾驶员座舱位置及与尾部弹孔最少。
教授给出的建议是:忽略那些弹孔多的位置,把弹孔少的位置进行特殊加强。
英国高级将领将不解,按理来说,飞机受损最重的地方,才最应该得到加强,为什么反而去加强没受伤的地方?
你认为未来步枪会是什么样子呢?
以最近的未来来说,美军的目标是实现600米距离的精确射击和穿透防弹衣的能力。不考虑瞄具的进步,就***本身来说,个人有以下观点。
个人不看好无壳弹,次口径弹等高端技术,变化太大,涉及的材料学因素太多。埋头弹相对成熟,个人比较看好,应该是可能的候选技术。
要提高远距离的穿甲能力,无非是提高口径和弹丸重量,使用钨合金弹头,加大装药量,加长枪管等方法。
钨合金弹头估计可以排除,一方面是价格贵,另一方面是美帝变态的环保法,5.56的钨芯弹头就死在重金属超标上:p
口径很有可能提高,6.5和6.8之类的已经忽悠了多年,不过还是未必实现步机通用。因为步兵有两个毛病,一个永远嫌武器重,一个永远嫌威力小,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
埋头弹本身自带增加装药量的效果,而且形状规则,有利于提高武器可靠性,不过装药量也不是随便加的,人的体重决定了2000焦耳左右的弹丸可以比较稳定的抵肩发射,从stg44开始突击步枪的动能就这么大,再高就不用想连发精度的事情了。加大装药量对***的损害也很大。短管m4为了加大射程,使用高膛压***,结果是3000发左右枪机就出现锯齿状裂纹,***精度也下降。
枪管也不是随便加长的,一米级的m16已经让美国大兵感觉不便,宁可牺牲动能也要换m4。而唯一能降低枪长还保持长枪管的技术是什么呢?无托技术。
所以个人认为具有一定先进性,比较合理的下一代步枪应该是发射埋头弹的7mm口径内的无托步枪。至于美帝会不会这么选型就难说了,毕竟美帝在轻武器选型上的眼光是有例可循的差劲。
而最近的未来,能够真正改变单兵交战规则的发明,是单兵火控系统。它能够自动修正风偏,提前量,测距,士兵只需要把虚拟准星压住目标,就能高概率命中。光瞄的普及,让美军的交战距离从300米扩展到600米,因此感觉步枪威力不足,要换口径。单兵火控系统,可以让学龄儿童都具有狙击手的能力,引起更大的变革。
附图:美军下一代自动步枪的说明,可以看到无托结构位列其中。看直弹匣的宽度和厚度比例,应该是圆柱型的埋头弹,可能还是多排供弹。
步枪最主要作用就是赋予***射向和速度,未来在新动能武器(激光步枪、电磁步枪)无法解决实战应用之前,步枪仍不能脱离目前的形态,只是随着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在精度、重量、射程和杀伤力上有所增强和提高。
在可预见的未来,步枪形态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研发新式智能化***是不错的选择,使***飞得更远、更准、更具杀伤力,甚至能变速、变轨飞行,自行选择命中部位,侵入深度和破坏力等等,而且要能适应多种战场环境,并且便宜。
太远的看不到,因为没人知道一项物理技术突破之后会对应用带来多大的影响。
但从现有角度来说的话,至少50年内的步枪还是老样子,火药动力。因为步枪之类主要用来对付人类的轻武器目前而言已经足够了。就像你切西瓜一般也用水果刀或者西瓜刀、菜刀。而不会选用开山斧,金丝大环刀一样。
下面我说我个人对轻武器未来的想法,不喜可喷,反正未来背景。
前置条件我说了,因为轻武器对待人类这种光皮肤生物而言足够,所以会限制在火药动力上。这可能有人会说,当年黑火药打铅丸子也足够啊,不是后来还是出了三倍威力的无烟火药。
这个我承认,但要考虑到当时战场的主要杀伤武器就是枪,为了提升杀伤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讲发射药改进。但现在呢?轻武器基本都是地面狗进城打扫卫生的基础装备了。一般都是和医疗队、救助站啥的一起进驻。维持治安为主,尤其是如果现代遇到大国与大国的对称战争,手握轻武器的步兵对于战略方向的影响真不算大。
其实我想说现代武器并不想19世纪那样存粹为了提升杀伤效率,因为上边还有氢弹这么个上不封顶的大佬在。所以轻武器走的路会有两条
一、在杀伤效用(比如射程、伤害等)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尺寸,提高***携带基数,增配***附件让人机功效更优秀,结合多重战场信息化元素,让士兵也成为战场信息节点的一部分。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物理学变革。那应该是更轻的材质制作枪身,***应该会向着无弹壳方向发展。单兵做战枪对人的伤害足够了,就像切西瓜一样用普通刀和激光切割是一样的。普通刀就够了,没必要激光切割。枪也是一样。段时间内50年或者100年甚至200之内可能枪还是老样子。可能会更方便制造,更可靠,更安全,更轻,携带***更多。
未来的步枪一定是模块化结构:信息化系统、激光制导瞄准化系统、卫星通信化系统相互、单兵外接骨架化系统相互结合,让士兵从一个简单的作战单位成为一个信息化的,战场监控终端(一个监控摄像头)。步枪不但是单兵攻击型武器,还是一个GPS定位装置、***信息搜索系统,从单一的机械化武器,变为电子化(现在很多步枪上都有电池盒、手电筒、摄像头)、信息化武器。
如最近中国就展示了未来***无托步枪与单兵铠甲相互结合的模型构图,步枪将不再是单独出现的轻兵器,而是与单兵铠甲一起构成一套作战系统。
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15天以后的天气的?
天气预报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然后使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步骤:
数据收集:气象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设备会定期收集大气压力、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数据。
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数据会被送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整理和格式化等。
模型运算:处理后的数据会被输入到气象预报模型中,这些模型是基于物理定律和统计方法建立的,可以模拟大气中的气流运动、热量传递、水分循环等过程。
结果输出:模型运算的结果就是未来的天气预报,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降水量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即使使用了最先进的模型和技术,天气预报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对于15天以后的天气预测,由于时间跨度较大,这种误差通常会更大。
天气预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长期的天气预测,如何预测15天以后的天气是一个常见但也颇具挑战性的任务。15天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涉及的因素众多,从大气层的动态变化到地球的气候系统,都会对预测造成影响。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天气预报背后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手段。
天气预报的15天预测是基于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的一系列复杂模型和数据分析。首先,气象学家和气象预报员会收集大量的实时数据,这包括来自气象站、卫星、雷达、探空气球等设备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各种气象要素,并通过全球的气象观测网络不断更新和补充。
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天气预报员们使用气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气象模型是基于大气物理学和气象动力学原理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大气运动和各种气象过程。这些模型运行在超级计算机上,通过对大气进行空间划分和时间步长的计算,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然而,15天的预测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存在着不确定性。气象系统的复杂性意味着小的初始误差可能会在未来的预测中放大,导致预测的准确性下降。此外,地球系统中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也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例如海洋温度、陆地特征、太阳活动等因素。
因此,天气预报员们通常会提供关于天气趋势和可能的气候模式,而不是对未来15天每一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具体的预测。这种预测方式更侧重于长期气象模式的分析和基于统计学的气候趋势,以给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气象情况。
总的来说,15天以后的天气预测是基于多种气象数据、模型和统计方法的综合分析,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通过不断改进模型和技术手段,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提高长期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谢邀。
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是有超级计算机做后盾的。
全球数以千计的气象站负责收集温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数据,每天提供100多万条观察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超级计算机通过用数据模型来计算大气运动规律,然后预测出未来短时(1~6个小时),短期预报(0-72小时)和中期预报(3~15天)的天气动向。
当然了,大自然中,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个翅膀,都可能引起美国德州一场龙卷风,所以预报未来天气情况的时间越长,精度就会减少。
所以不要老吐槽天气预报不靠谱了,现在天气预报准确率有85%呢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
隆中对或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文宣
“天下三分,鼎足而立,伺机而动,克服中原!”如此好的愿景,对当时流浪集团的领袖刘备来说,是多么的心旷神怡令人向往。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渴望进城的农民为一小作坊主规划事业,说要三年内发展成为跨过公司,然后对他还爱理不理。相信换作任何人,内心都是澎湃的。当然这位农民并非普通种地的人,而是早已名满天下的“卧龙”。
有人爱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什么都不是,不过是屡战屡败的“氓流”,连枭雄都算不上。但是,话如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的事业会怎样呢?
最可能的结局是,不怎么样!大概率的可能是继续在乡下当他的“村夫”,当然“卧龙”的名称谁也抢不到。毕竟取绰号的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
刘备遭遇诸葛亮,这一震铄古今的君臣际遇,也许是南阳系知识分子群体对自己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炒作。炒作的结果是曹操颇为所动,孙权不置可否,刘备心向往之。
这里面,徐元直以身试主,在刘备团队小露身手,当立首功。试想,徐元直要是这个头阵打得不好,或者一来就败了,那么后面基本就没有孔明什么事了。另外好友崔州平、尊长司马徽也深谙包装之术,把卧龙推到可安天下的高度,此外为称托孔明还添加了一个凤雏的戏份,有张有驰,可谓文宣之高手。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好理解了:心怀天下的刘备排除万难见到了年轻的诸葛亮。此时的孔明先生,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突然得到重用一样,心情激动的他自然的产生了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想法。当然,孔明的水平自然是可以的,否则必然会在刘备集团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淘汰。
对于隆中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是孔明的神算,而是倾向于认为他对三分天下形势早有准备。孔明以他的才情和青年人特有的大志在一瞬间提出宏达愿景,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本身就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很有感染力。成功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而孔明这样的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当然应该成功。
不管怎么说,隆中对出现了,鱼和水相遇了,君臣从此开始一步步的实现他们对天下的规划。这样的文宣难道不算成功吗?
最长寿的多细胞动物
2006年威尔士班戈大学海洋科学院的一群逗逼跑去北极附近做科考,然后他们在冰岛附近的海底捞了3000多个空贝壳,还有34个活体,活体包括海螺、蛤蜊之类的东西。之后他们按照惯例把活体扔进冰箱,以便之后继续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可了不得了。
在那些活体里有一只超大号的蛤蜊,长度居然达到8.6厘米,通常来说这玩意一年只能长大0.1毫米,那么推测这只大号蛤蜊应该出生在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后来他们仔细研究又发现这个蛤蜊应该出生在1499年,也就是明朝弘治年间,于是这帮逗逼就把这只蛤蜊叫做“明”,这是一只寿命到达507年的动物。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够匪夷所思,真正匪夷所思的是这群逗逼把“明”的壳给撬开了,为的是研究下它到底多大年纪,于是这只最长寿的动物悲惨的死去了........
“明”:我入你们仙人板板.........
最后的实验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男人,他定义了无数化学中被熟视无睹却极其重要的东西,包括氧化学说、质量守恒定律、甚至真正现代的元素列表(不是周期表)也是他搞出来的。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天才却选错了职业,他在法国当了一名税务官,而且是在路易十六时期。那时候的法律规定,税务官收缴的税金如果交给国王后还有剩余,那么就由他自己支配。这个制度让拉瓦锡收入颇丰,有足够的钱去买器材做实验,也让老百姓恨透了这些税务官。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很快被逮捕并判决了***,和其他27个税务官一起上断头台。大抵上这就是科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生命最后时刻,拉瓦锡决定再做一个实验,他想实验人的头颅被砍下后是否还有意识,这种意识能持续多长时间。
于是他和刽子手做了个约定,当自己头颅被砍下后会尽力眨眼,以此来确定头砍下后是否还有感觉。在行刑之后,拉瓦锡眨了十一下眼睛,他最后的实验圆满成功,他的人生也圆满结束。
他们只一瞬间就砍下了这颗头,但再过一百年也找不到像他那样杰出的脑袋了。(Il ne leur a fallu qu'un moment pour faire tomber cette tête, et cent années, peut-être, ne suffiront pas pour en reproduire une semblable.)——拉格朗日日记
注: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记载,但流传甚广。
大家好!我是农夫看天下,很高兴能够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呢?我来说一个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将一头猪养到30000斤的故事。
话说燕昭王姬职即位之后,大量地招贤纳士,任用贤能,前有大将秦开领兵大破东胡、箕圣国、真番,后有乐毅联合五国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一时之间燕昭王踌躇满志,威名遍布四海。大国尚且络绎不绝地遣使前来约好,北方的一些被打怕了的小国更是频频地摇尾乞怜,巴不得能够捞上一个俯首称臣的机会。
其中有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为了巴结燕昭王,特地给燕昭王送来了一头猪。使者宣称这头猪己有120岁的年龄了,因为特别受宠,主人还特意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养若溪”,当地的居民都把这一头大猪叫做“豕仙”。于是燕昭王也叫猪倌儿养着,燕昭王这一养又是整整养了十五年。
这时这头猪的身子已经长得足足有沙丘那么大了,它那粗得像大柱一样的四条腿却根本承受不了它的身体重量,无论是进食还是睡觉全都是趴着了。燕昭王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后大为惊异,于是下令管理衡器的官员设法称出猪的重量。
于是管理衡器的官员弄来了十把大秤,每一把秤都可以承受500斤的称量,总共是5000斤的称重量。每一把秤安排两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一共20个人同时发力,但是尽管所有的小伙子全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是不能动荡分毫。
争得抓耳挠腮的官员又连忙再去弄来了十杆大秤,每一杆大秤全都用上了两个秤砣,这时每一把秤的承重量已经达到1000斤,总共已经能够称量10000斤的重量了。一共用了80个膘肥体壮的大汉负责用肩膀起重。可是只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连响一瞬间,所有的秤全都折断了,可是那头大如山的巨猪还是没有离地。
这时一位水官上前献策,建议运用“浮舟称重 ”的办法进行称重,结果称出的重量足有“千钧”之重。古时候一钧等于现在的30斤,那么这头猪整整30000斤重。据说后来的曹冲也是利用这个典故知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出自南宋吴曾写的《能改斋漫录》卷二《符子》之中,原文如下:
但不知30000斤的猪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能够把一头猪成功地养到30000斤,这种事情也应该是属于匪夷所思之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