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人生》这部***?
路遥的《人生》之于我,有五个第一次。
一、《人生》是我的第一堂爱情启蒙课。
虽然,之前也听过刘兰芳演播的《岳飞传》《杨家将》,以及单田芳演播的《三国演义》,由于这三部书都是一个人演播的,总感觉有些单调,所以,未能坚持完整地听完。当听到男女两人演播的《人生》时,感觉像广播剧,特别形式新鲜。所以就不知不觉地听完了全书。尤其当听到高加林与刘巧珍钻草垛谈恋爱那节,年轻的我,心里突突地跳,非常憧憬又非常好奇。原来青年男女谈恋爱这么美好。
二、第一次萌生了写***的念头。
初二那年,我曾经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试图将高加林卖馒头那节复写出来(头天在收音机里听了这段)。可费了一晚上功夫,只写了400多字,非常寒酸。(只能将卖馒头的梗概写出来,人物内心描写和环境描写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后来才明白,当时的我,人生阅历的缺失和对黄土高原的人情世故全然不知,是复写不出来的主因。)
三、初恋情人是咱本庄上的一位村姑。
读大学的一年暑***,与本队的一位形象、气质破似刘巧珍的村姑接触几次,便恋上了她,感觉她就是我的刘巧珍。之后,被家人棒打了几次才醒悟,大学生与一位村姑谈对象甚至要成家是不现实的。
四、第一次出差去了黄土高原。
大学毕业后,公司让我们这些大学生跟老销售去做市场调研,并可以自己申报想去的地方。当时,我未加思索,就选了陕西。因为,我非常像去看看窑洞,看看刘巧珍打猪草的山坡……
五、第一次真正动笔写长篇***的触发点是,看了电视剧《人生》。
《人生》就是在城市的场景中展开,似乎一切都处于城市的控制下,甚至乡下人天生就应该在城里人面前低人一等。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城乡差异在***中被强化。
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里,我发现基本上没有坏人。有的是各自在路上负重前行,主人公高加林有才华有抱负有能力。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城乡户口就决定了你能否吃上商品粮,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高加林和黄亚萍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社会是不认同的周围人是不认可的自己也是没有信心的。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再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在平淡无奇中过……”
平淡无奇给不了你***的人生,却也能给予你充实的一生。我们喜欢一部作品,无非就是能看到一种希望。我们走过的光阴经历的岁月,既带走了一些同时也馈赠了一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都是平凡的。“让我在平凡世界发现我自己”人生留下可以延续的记忆,监督你过顺境、支撑你过逆境。一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不知道而且也没有的东西,这样收获到的东西叫知识。二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感悟到的,但好像一直沉睡着,现在被唤醒了,激活了,并且因此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这叫智慧。
看到《人生》时,我以为就是为我写的,我的人生经历与高加林何其相似。
八二年,我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代课老师是八十年代独有的职业,它不同于民办教师,因为是农村户口,想要转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那个年代,农村户口是农村青年人生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因为代课老师的身份,我读《人生》就有代入感,对《人生》里的人物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知。我个人认为《人生》中的诸种矛盾,也是***遗留下的乱象。
《人生》中的人生百态,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人性很复杂,不能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生活中的沉重,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人生的分叉口,找到一条正确的路
《人生》中对爱情的描写也是非常现实的。我也曾因为户口关系,与相恋的女友分手了,女友是一位正式公,我的农村户口,为我关上的爱情的大门。
真正的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出身,甚至也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出身不由人,道路可以自己选择",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关健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
感谢《人生》在我人生关健的时刻出现在我眼前,也感谢那段代课教师的经历,它影响了我一生,因为当过老师,我的人生才如此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