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由衷而发的诗词是缺乏灵魂的,您同意吗?
感谢邀请!
问题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
大凡写诗填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或是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记录感受、吟咏成诗;二,或是突然想到、有感而发、展开想象、布篇成诗。
相对来说,第一种情况多灵魂之作;第二种情况容易泛滥缺乏灵魂之作,但也会有一些千古名篇,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首记梦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附上本人近期拙作,五律秋光好五题,姑且算作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之作吧。
五律秋光好五题:
《五律--秋光好(秋英树荫中)》
何处秋光好,秋英树荫中。
花开迎丽日,蝶戏逐清风。
解语人难问,多情我易融。
谢邀!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确实很难回答你,因为我没有写过诗 ,偶尔读一些古诗,但是,也没有琢磨诗词的“灵魂”,古人写诗处于什么情景的下,进行诗词创作的。平时也没有留意。
近代的诗词,读了几首***写的诗词。记得《忆秦娥,娄山关》是***1935年写的一首词。据一些资料记载,***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在登上娄山关欣然写下了《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短短几个字就烘托了一个壮烈的氛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又暗示了战争的壮烈。我想要是没有博大的胸襟 ,没有亲自参与和指挥四渡赤水的行动,是写不出这首词的。
不是应景,由衷而发的诗词,是缺乏灵魂的。
且看***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再如:***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霸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诗雅一点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邂逅美,不雅的比喻写诗就像憋尿,当你的情感极具迸发的时候你需要找地方释放出来,灵魂也要有地方安放,此时景和文字则成了情感的最好载体!
没有人能阻挡文字的魅力,中国所有的文字不过是一本《新华字典》,却能随意组合出无限的优美诗词、文章。而诗又是文字的金字塔尖一般的组合方式。诗同时又是简短的,最适合情感与灵魂的最佳的载体。
写诗的人普遍有个毛病,就是总感觉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认知。学诗的时候很谦恭,写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狂,就是因为诗是每个人自己情感的完美体现。自己的情感是与灵魂对话的结果,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不狂妄那就是对自己的否定!
所以诗可以不是应景的,但绝对不能 忽略灵魂深处的声音。
我对这个说法是不同意的。
“诗言志”是诗词创作的主要特征。诗词的创作可以有应景的,也可以有不应景的。无论是应景的,或是不应景的,只要是由衷而发的,就是有灵魂的。相反如果是“无病***”的,那就是无灵魂的。
我们可以从下面二首诗作比较说明。
先看宋代朱熹《观书有感》诗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不是应景而作,而是作者凭着多年读书的心得体会,由衷而发写成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客观评价。强调了人必须读书,才能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这个就是此诗的灵魂。
正是这灵魂,使不少人读了此诗,受到感染而发奋读书。
再看另一首是流行于六朝梁代大通年间的宫体诗。其代表人物陈叔宝的诗《玉树***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