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无戒尺,不当教师。惩戒只允许抽打手掌。你是否同意?
作为一个要退休的老师,肯定不同意这个说法。哪怕是初入教育这个行业,也不敢有半点这样的想法。
作为老师要时刻想到,自己的岗位在讲台,在教室,在学校,态度决定效果,稍有疏忽就是误人子弟。要随时随地与学生、与家长换位思考,要爱生如子。自己的孩子怕是不会轻易动手吧!
作为老师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是你当成谋生手段也得做好。制订***,精心备课,专心上课,仔细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公正严格考试评价等等一样都不能马虎。
还要敢于吃苦,要主动学习新知,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道德修养与奉献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只想完成任务,要不断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层次和品味。
同意。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从记忆开始的。适当的惩戒,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为今后深入理解世界和人生夯实基础。
君不见,园艺工修剪树木花草,为的就是让它们生长得更快,更好,更美?
孩子对于世间万物皆感兴趣,区分是非的能力却较差。加之他们意志薄弱,随性而为,思维和行为也不像成人那么理智。单纯的跟孩子讲道理,或许只会让他们雾里看花。
因此,当孩子因为经不住诱惑而尝试了不该尝试的事物时,除了讲道理,也得辅之以及时地戒罚,否则,他们就很难长记性。
***如单纯的讲道理,真地就是隔靴挠痒,就是放任。那么,久而久之,养成了恶习,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手无戒尺,不当老师。惩戒只允许抽打手掌。你是否同意?
谢谢这个话题,刚才粗略流览了一下大家观点,同意与反对意见基本持平各占一半。我个人的态度是不支持打骂体罚搞教育的,不是说教师用戒尺不对,而是执行戒尺时的分寸与尺度不好把握。教育发展到今天,严禁打骂体罚学生已经成了教育教学的规定,一路走来的规定背后,都是有血的教训的,打骂体罚的背后,还有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阴影。被惩戒不当的孩子,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心灵上的伤害是无法评估的。再说,戒尺不是教育的专属,它是教育成长中的一部分,早期的教育也不是与戒尺共存的,孔子三千***都没有用戒尺。当教育成了私人订制的时间,成了家族私有的时间,戒尺是老师找到教育教学入心入脑的权力而生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的惩戒形式发生了变化,去掉戒尺,多元素发展教育,多渠道解决孩子的个性成长,惩戒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孩子有问题不是不能惩戒,而是有监督有量化有规范操作模式进行。因此,我个人不支持开历史的倒车。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孩子因为小心智还没有成熟,其思想、思维、行为都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和个性的差异,少数学生难免会犯错,教师施以适当的惩戒还是应该有的。比如罚站、训戒、斥责等。
同意!
家长应告诉孩子,犯了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今天老师管不了你,明天社会法律会好好管你。老师不能把你怎么样,但外面世界可以。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知对错。
中国古代就有“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父母若爱你,不必送来读”的诗句。因为他们懂得,子不教不成器。但长期被人推崇的赏识教育正在一点点剥蚀我们老师的尊严,正在一点点助长个别学生的傲气和霸气。教育不是放纵,适度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
当然我不是提倡恢复严厉的体罚,但是给老师适度管教的权力,给老师适度惩戒的自由,才能让教书和育人真正统一起来。
未发现学生***,监考老师自我批评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诚挚地说声对不起。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没有做好监考老师的责任,辜负了领导和学生对我的信任。
这次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关系到每一名同学对于各自小学六年时光学习成绩的认识,需要认真、严肃对待。
现如今,我对于这次错误已经有很多醒悟了。我知道自己错了,主要错在以下几点:
一,没有重视这次考试,没有认真尽到自己监考的责任。
二,忽略了这次毕业考试的价值与意义,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三,没有能够以一颗平和、淡定的心态对待工作、面对人生。